Thursday, January 15, 2009

建立专业的管理文化

政府让大道合约解密,正如所料,招致一片批评,许多令人难以想象的条文,一一揭开,几乎让人看傻了眼。正所谓“如坠五里雾中”,看了合约之后,许多人心中增加了问号,问题还是没解开。

另一边厢,槟州首席部长引以为荣的100亿令吉投资额,也招致国际贸工部长的反讥,说这是前朝政府的功劳,槟首长明显是抢功劳。两者相互展开口水战,直到首席部长辩说,大马政府招商的成果,也不应该由慕尤丁领功,而是前任贸工部长拉菲达的功劳。这样的辩论,已经严重荒腔走板,首长一番意气之争,结果是大失身分。

众从政者急切抢功

从这两个例子,我们可以清楚看出一个共同的现象,联邦政府与一些州政府的管理缺失,的确不能让国人放心。前者让我们看到没有一丝的检查工作,而后者则让我们看到了急切抢功,不踏实的一面。两者都是国家迈向专业管理方向的障碍。

过去,马哈迪政府大力推出2020宏愿的愿景,人民可以说普遍上认可这么一个经济前景的设计,即使现任首相阿都拉鲜少提及,但是许多人都在潜意识里肯定整个宏愿的方向。

在实现宏愿的路上,许多人往往只看到硬体的建设,事实上大家也只能在这一方面下多一点功夫;而在软体方面,尤其是管理文化的确立,却极少谈及,这是我们迈向成功的一个重要阻碍。

看一看世界上成功的国家,我们理所当然看到他们伟大的建设,高耸的建筑群,象征欣欣向荣的情景;对于他们工作文化的探讨,我们始终只达到见树不见林的偏颇程度。

早年,我们提倡向东学习,主要是鼓励人民向东亚学习,引入成功的企业文化,来加快我们的发展步伐。可是,多年来我们的成就不外是引进东亚的厂家,在管理知识的转移方面,我们的领略不多。

管理文化决定兴盛

众所周知,一个国家的管理文化将决定一个国家的兴盛与否。远的不说,就以邻国新加坡为例,他们的专业管理作风,使得他们的生活水平高企,受到世界的敬重。他们的高度廉洁,使得整个国家上下都讲求效率。一个有效率的国家,政府的发展计划得以推行,人民受益,个人的事业提升,接着是整个国家都因此而强盛起来。

日本人的工作文化更是惊人,除了拼搏精神之外,他们的认真更是令人敬佩。有人曾经戏说,当日本人毫不厌烦地发问,细致深入的程度真教人反感,但是我们忘记了,他们优越的经济表现,就是来自这种专业的管理文化。

看回大道的合约内容,我们惊讶于它是在什么情况下制定。尽管有关人员如何解释,我们都看不出任何仔细研究的努力,表现出来的只有一纸的粗糙。诸如此种缺失,一再显示了管理上的失责。

政府这一次首开先河公开大道合约,舆论一般上都积极肯定,只是公布后所显示的粗糙管理水平,却隐隐然掩盖了原本解密的积极意义。虽然,许多人说大道合约的解密,和当前的巫统政治活动颇有关系,但是就人民所期待的政府表现来说,它还有一段很大的距离。

3·08大选之后,许多论述都围绕在巫统的霸权、国阵的缺失。但是,极少人谈到工作文化差异,认识差异的问题。

中上阶层要求严格

随着80年代后期经济起飞后,我国大量涌现了受过良好教育的一代,他们靠着自己的教育与知识,在社会上占有一席之地。这些中上层阶级,对于国家的要求,体制的确立比上一代更为严格,种种政治的宣传说词,已经不能说服他们接受,更遑论是毫无计划、毫无愿景的政党。

我想如果政府,不管是国阵政府,或是民联主导的州政府,无法表现出前瞻性的一面,在作风上和这一群人接近,绝对难以取得他们的认同,继而接受。一个人对政治的接受,往往就是政治投选的基本。政治圈内普遍强调,每一场选战要开动竞选机关,动员拉票,往往忽略了提供一个专业管理的承诺,勾画一个全盘的管理图像,来争取这一批有本身看法的选民。

如今,为了应付选战,从政者不惜空口说白话,甚至硬要攫取别人的成就来炫耀自己。这种想法非常实际,也非常神奇,只要那么一说,所有的荣耀都集中在自己身上。往后如何管理政府,如何长期规划一个政权,好大喜功的领袖根本不放在心上,最后只好沦落到信手拈来,张口就有的那一套,叫人大失所望。

政府应落实良好管理

因此,政府应该努力落实良好的管理,这是一条长远的路,我们起步慢,步伐也慢,未来需要加把劲冲刺。最重要的是,我们拥有意愿,时时刻刻认真的敬业乐业,仔细留意每个人工作范围的事项,全力施为,毫不含糊,才可以改善目前的工作文化。

首相阿都拉不久将正式交棒,他在任期间,屡次提到工作文化的弊病,每一个谈话,都叫人拍手叫好,大有知音之感。只是,他洞悉的弊病,无法在他手上取得像样的改革成绩,未来的重任落在纳吉身上,这是一个颇具挑战的使命。要知道拨款建设,往往一时生效,但是要改革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的文化,却非得要付出千万倍的努力。

一个人若有真知灼见,必可辉映后世,成就一番功业;如果一心爱惜羽毛,不愿开罪任何人,也许当时吃得开,但是任后的功绩却是空白。3·08大选后已经进入一个改革期,我们正在历史的转折点,应该认识到这个契机,抓住大势运转,全力推动改革,势必事半功倍。

No comments: